擊鼓傳花是一種小游戲,曾被成為傳彩球,流行于中國各地,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游戲。至少四人以上圍成一圈,當擊鼓者開始擊鼓時,花或道具就開始傳,鼓聲停時,花到誰手,誰就需要根據提前制定的節目進行表演,其本意描述的是人們傳遞花的喜悅,花落誰家,誰的微笑較動人,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相關內容。
1、人或幾十人圍成圓圈坐下,其中一人拿花(或一小物件)。
2、另有一人背著大家或蒙眼擊鼓(桌子、黑板或其他能發出聲音的物體),鼓響時眾人開始依次傳花,至鼓停止為止。
3、此時花在誰手中(或其座位前),誰就上臺表演節目(多是唱歌、跳舞、說笑話;或回答問題、猜謎、按紙條規定行事等)。
4、如果偶然花在兩人手中,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。
5、為了避免"幸運者"不表演節目,可提前請大家寫好懲罰條。如:"學貓叫三聲,獎勵蘋果兩個"。
1、人們在擊鼓聲中傳遞花,鼓聲停止時,花傳到誰手上,誰就要受“懲罰”。其本意描述的是人們傳遞花的喜悅,鼓聲越密,這種傳遞的喜悅感越強,而較終的“處罰”也越迷人。、
2、現實中“擊鼓傳花”被人們賦予了許多善意的內涵,所謂鼓不打不響,花不傳不香,許多事物都是靠“擊鼓傳花”加以發揚之,光大之。
3、事實上,“擊鼓傳花”傳的是一種精神,一種團結一致、激揚向上的精神,一種相互激勵、相互競爭的風氣,一種敢為人先、雖敗猶榮的意志,一種虛懷大度、君子坦蕩蕩的品質。花落誰家,誰的微笑較動人,而不是花落誰家,誰淚漣漣,心怯怯。
4、從游戲規則說,沒有人想違規爭搶“下家”的,否則失去了“擊鼓傳花”游戲的意義,有一種現象就是爭搶下家,再把“花”拋出去,“擊鼓傳花”變成“擊鼓搶花”,“擊鼓拋花”,落花者,不再是爽朗大度,而是心如絞痛,泣涕漣漣。
通過上面內容的介紹,相信大家對于“擊鼓傳花的游戲規則及意義”有了一定的了解的了,更多的疑問歡迎大家咨詢我們!